網路興起,帶動了網站蓬勃發展,產生許多新的工作職務與專業技能,如前網站建構與設計(web development)、流量分析(traffic analysis)等。智慧型手機的興起,同樣也產生新的工作領域,如 APP 開發、UIUX 等工作職務。社群媒體(Social media)的興起,造就了社群小編、數位媒體採購(Digital Media buy)的進化,同樣也催生了有廣大追蹤者的網紅或是 KOC(Key Opinion Consumer)等過往所沒有的工作型態。
每一次科技的進化,都會逐漸改變原有的工作與生活的樣貌。改變來自於過往工作模式的堆疊或是長出一點什麼新東西,然後沿生出新的工作樣貌與型態。
AI 可以打破學習與科系的藩籬:過往不會繪圖技能,可能只能拜託念設計的朋友幫忙製作一張圖片、海報。現在可能使用各種圖像 AI,就能夠簡易的產出圖片、修改運用。過往沒學過程式設計,對程式碼覺得苦惱。現在可能可以使用 AI 協助你產出部分的程式碼供需要使用。伴隨著 AI 興起,AI 的運用與使用,成為這個世代孩子們需要面對的課題;可能也是父母師長們在面對教養上實務的課題。
多年經驗看下來,在 AI 時代成長中的孩子(國中生、高中職生、大學生),可能可以用下列幾組指標做為自己學養養成上的參考:強化自己的思辨能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以及最常被忽略的聽說讀寫能力。
AI 固然強大,也持續進化中。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場域中,ChatGPT 逐漸取代了 Google 搜尋,成為很多人問問題的工具。起初大家對於 AI 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備心,隨著運用後,逐漸的讓自己降低防備心,進而認為 ChatGPT 給出的是正確答案。但探究本質,要了解這類型的 AI 給出來的可能不是個正確的答案。對 AI 給予的任何資訊,都要養成思辨的習慣,這樣子才不會變成大腦外包。
└ 有網友曾經在網路搜尋「河口湖 景點 開車路線」竟獲得這種答案?!
└ 網驚呼:「終於不用搭飛機就可以到日本了!」、「原來國道一號和中山高速公路是不同條嗎?」
目前的教育制度,都是讓學生接受教育、解題目、做專題。但進入到職場與生活之後,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浮現;不能解決問題,就會被問題解決。讓自己在學生期間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是重要的。包含了:清楚鑑別問題、瞭解問題背後的問題、盤點手上資源、建構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。都能讓你未來在職場或人生中,成為佼佼者。
培養自己能閱讀的習慣,試著從短文變成長文,閱讀是重新建構腦內資訊連結的起點;也能夠過閱讀來啟迪自己的思辨能力。日常也試著讓自己能維持基本的寫作能力,最簡單的方式是寫日誌。試著從每日 100 字開始寫起。等到習慣了,在逐漸增長到 200 字、300 字,400 字(編按: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找一下,目前的網路新聞,大約都是落在 350 ~ 500 字左右)。能讀、能寫之後,試著讓自己學會傾聽,理解他人。然後試著用合適的詞句跟人溝通。
透過日常鍛鍊聽說讀寫能力,就能在日後工作中,無往不利。
AI 持續進化中,可以預見的未來,AI 有機會進入到更新的階段。當 AI 全面進入到我們工作與生活場域的時候,擁有好的個人特質與合適的學養,我想這才是贏在起跑點的關鍵 。